近日,由郭航远院长牵头的国内第一本《生活方式医学》正式由浙江大学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郭院长作为国内知名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医学人文和科普作家、公共卫生和预防康复的积极倡导者,这本书也是浙江省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的科普丛书之一,由省卫生领军人才/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绍兴市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经费资助出版。
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所导致的躯体或心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早期的超重和肥胖,中期的“四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以及后期的心脑血管疾病,总的说来,这些疾病并非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由细菌、病毒传染而来的,多半是源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属于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文明病”。
也就是说,现在的很多疾病是吃出来、坐出来的,与吃得多、动得少密切相关。生活方式病,可以说是一种“作”出来的病。
这些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大威胁,这类生活方式病已悄然潜入各类人群,成为了百姓健康的头号公敌。据统计,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现代人类所患的疾病中,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在死亡的因素中,60%与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包括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等。原来以老年患者为主的慢性病,现在已经有了“年轻化”的趋势。据估计,很多慢性病至少提前了15年。
职业病也属于生活方式病的范畴。现代白领阶层普遍患有颈椎病、肩周炎、痔疮等疾病,这与长时间伏案工作、无节制地低头看手机和玩游戏、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有关。
对于生活方式病,真正的危害不是来自于疾病本身,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目前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健康生活方式”这一概念。
要知道,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使40岁人的健康状况等同于生活方式不良的20岁年轻人。
要知道,在静息状态下,一个心率为60次/分的人要比85次/分的人长寿些。
要知道,一个男人的皮带越长,寿命会越短。女人也是如此。
要知道,人类的健康寿命的影响因素中,15%为遗传因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生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而60%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去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知道,每吸一支烟,减寿5分钟,终身吸烟减寿18年。每天吸烟,患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病的人比不吸烟者要增加4~5倍。
要知道,生活不规律者患消化性溃疡的可能性比生活规律者高出3倍以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患肝病的可能性比对生活充满兴趣的人高出3倍。心理素质较弱、常受到精神刺激的人,患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比心理素质好的人高出4倍,患心血管病比心理素质好的人高出2倍。
要知道,每天饮食过咸导致患心血管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4~5倍以上(每天盐的摄入量在30克以上者,几乎都会患高血压)。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达2.45亿,糖尿病1.2亿,高脂血症4亿,肥胖和超重2亿,约3.5亿吸烟者,超过5亿人暴露于被动吸烟的环境之中,静息生活方式上亿人,而因生活方式病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7%。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使患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而且在45岁后,生活方式不良的死亡率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要高出数倍。
在上海,85%左右的白领族有不同程度的生活方式病。75%左右的白领族在下班后以通宵热舞、无节制的泡吧喝酒等方式来“放松”自己,85%左右的白领族有头痛、疲劳、血压不稳定等生活方式病。
生活方式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不断地进行改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不合理膳食、戒烟、增加运动和体力活动、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以达到预防发生这些生活方式病的效果。
1972年有学者提出了以下7项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几十年的验证,如果照此执行,就可以减少生活方式病的发生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1)保证睡眠时间;
(2)不吸烟;
(3)维持理想体重;
(4)避免过度饮酒;
(5)定期做一次高强度运动;
(6)每天吃早餐;
(7)不吃间食(就是两顿饭之间不加餐)。
有学者说:“一个人20年前的生活方式决定20年后的身体状况。”这就是告诉我们,生活方式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人都是20年后自己身体状况的主宰者。
生活方式病是自己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所以说,生活方式病就是慢性病,最好医师就是自己,最好的药就是“生活方式药”。
“生活方式药”就是生活方式的良好管理,是预防生活方式病的有效武器,任何可以改善生活方式的原则和方法都是“生活方式药”。预防生活方式病的根本措施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这些生活方式病,重在管理,重在预防,而不是单纯的治疗。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是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慢性病的早期筛查、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干预,以及慢性病人群的全程管理、慢性病管理的效果评估等。
生活方式病综合管理是针对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管理,包括对其合理膳食、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等多方面的干预;宣传正确的慢性病管理理念、知识、技能,扎实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等。
生活方式病的管理对象应包括以下3个部分: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2)慢性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以及因所患疾病而引起的消极心理状态。
(3)慢性病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微观和宏观社会环境。微观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朋辈群体、社区环境和卫生服务环境等。宏观社会环境主要指患者所处的社会阶层、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方式等。
统计数据表明,生活方式病是可防可治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和避免80%的慢性病。不容置疑,日常习惯和行为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数千项研究显示,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理想的体重、良好的营养、压力的缓解、不吸烟和其他促进健康的做法都对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反,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压力过大、吸烟或接触二手烟和其他毒物都会对健康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现代医学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循证医学走向了价值医学,生活方式医学、保健医学、微生态医学逐渐兴起,都在倡导人们“用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病”,从而实现健康自助、人人健康的终极目标。
1999年,医学博士James M. Rippe首次提出了“生活方式医学”和“生活方式药”,并且成立了“美国生活方式必赢国际官方入口”,美国心脏协会还拥有一个名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委员会”的理事机构,专门为临床医师和其他卫生保健工作者服务。不幸的是,在医疗活动中,目前只有不到30%的临床医师会咨询患者的体重管理、体育锻炼和营养状况。而且,在进行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指导时,相关的建议五花八门、说法不一,既没有标准化,也没有同质化。
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是“将生活方式实践与现代医学实践相结合,以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作为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生活方式医学汇集了各种健康相关领域的可靠科学证据,以协助临床医师不仅治疗疾病,而且促进健康。”
生活方式医学就是针对慢性病的成因,通过对生活方式进行循证医学改良(包括营养、身体活动、压力管理、社交支持和环境接触等方面),以非药物、非手术的方式达到疾病预防、逆转和康复的一线治疗手段。这与我国传统中医强调的“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有相通之处。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
良医不仅要能治疗已病之病,更重要的是能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于医院来说,或从医学的根本来看,治疗不是最终目的。医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百姓的健康、守护民众的身心,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无论是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手术,即使是微创、介入手术,对人体都是一种创伤或一种损害,也必将以患者家庭的经济、时间支出和公共医疗资源消耗为代价。
治疗的成本很大,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代价更大,而预防的成本很小。《易经》中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毛主席早就为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制定了“预防为主”的战略原则,《黄帝内经》也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些充分体现了“预防大于天”的保健思想和“防重于治”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生活方式医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并且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生活方式医学领域的新计划。所有文明国家都在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学会的指南和共识都非常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并将其作为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不幸的是,尽管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和实践在防治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改善国人的生活习惯方面进展甚微。只有不到5%的成年人遵循这些健康促进措施,所以,在过去的十年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其实一直在增加,发病率也居高不下,而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大量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医学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制定长期有效的健康计划,从“身、心、灵”三方面着手,指导和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情绪管理和灵魂寄托。
生活方式医学的最终目的和首要任务是通过利用有益的环境和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促进人们更健康的生活。生活方式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营养、锻炼、心理、社交、经济和环境干预等。生活方式医学的干预手段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健康行为咨询、生活方式改进等。通过不懈的改变和努力,可以提升癌症的5年存活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36%和糖尿病发病率91%,降低心脏病发病率80%和脑卒中发病率50%。
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健康4个层次,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可以这样说,健康是社会的第一资源,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社会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21世纪是“健康世纪”,我们要实现“大健康——健、寿、智、乐、美、德”6字人生最佳境界。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方式会越来越改善、越来越健康,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满意。
我想,医院应该是一所学校,医师要在诊疗的同时,做好宣传员,当好老师,要指导民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注意锻炼、注重精神修养,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医师在劝说病人不抽烟时,自己先应戒烟,做好民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典范。唐朝医学家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对“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注释说“圣人使人行者,身先行之,为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胜有言之教”。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护人员除了尽心尽力利用自己所学治愈病人之外,应承担起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预防疾病的相关知识。现代的许多疾病是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如何矫正不良生活方式是医护人员的必备能力之一。